塔奇曼首先提出“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”的观点。人们通过新闻来了解世界,但是新闻不是现实图像的建构,它是现实本身的建构,或者说是现实世界的框架。他认为,“跟任何用以描绘世界的框架一样,新闻这个框架本身也有自己的问题。窗口展示的视野取决于窗口的大小、窗格的多少、窗玻璃的明暗以及窗户的朝向是迎着街面还是对着后院。这个视野还取决于视点的位置,比如是远点还是近点,是歪着脖子看还是脑袋向前伸展,或者是侧着身使眼睛跟着开窗的这面墙平行。”[3]这个关于“窗口”的比喻,与柏拉图关于“洞穴”的比喻相同,指出了新闻生产的目的不仅是传播知识,同时还在规范知识。媒介生产不仅提供关于世界的图像,还提供关于世界的看法和观点,大众传播媒介在报道事实的同时,也在传播自己的观点。因此,塔奇曼指出,新闻最终都是一种意识形态,新闻是被建构的现实。媒介生产是社会知识资源,同时又是权力资源。
塔奇曼通过对“新闻价值”的分析,认为新闻价值是社会协商的结果,这也就决定了新闻选择并不是完全客观的。塔奇曼从时间、空间的角度对新闻生产进行了分析。从空间视角认为新闻是一张网而不是一张毯。新闻生产的过程不是毯式的,这是因为新闻永远不可能面面俱到,囊括所有的社会事件。他把新闻生产过程比喻为网状结构,是因为新闻生产的角度、立场以及选材,如同网的大小、撒网的角度以及力度等,也就是说新闻在生产的过程中,新闻的组织机构,如编辑部门会通过分工合作精心布置一张看不见的大网。新闻媒体需要生产新闻,同时也需要判定哪些是需要被生产出来的新闻。这种网状结构同样影响着传媒业的发展,新闻机构中存在着一张复杂的关系网,这张关系网制约每位编辑和记者,使他们有竞争又不至于破坏整个机构的运行,同时又保证了新闻的生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