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二十九)
原 文
禹、稷当平世①,三过其门而不入,孔子贤之。颜子当乱世②,居于陋巷,一箪食,一瓢饮,人不堪其忧,颜子不改其乐,孔子贤之。
●大禹陵
孟子曰:“禹、稷、颜回同道。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禹、稷、颜子易地则皆然。今有同室之人斗者,救之,虽被发缨冠而救之③,可也。乡邻有斗者,被发缨冠而往救之,则惑也;虽闭户可也。”
注 释
①平世:太平年代。
②颜子:即颜回,孔子弟子,以贤著称。
③被发缨冠:古人戴帽子需要首先束发,然后用簪子将冠固定于头发上,再系好帽带。披散着头发戴冠,形容情况紧急。救:止。
译 文
禹、后稷生活在和平时代,三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,孔子称赞他们。颜子身处乱世,居住在僻陋的巷子中,用一个小竹筒装饭吃,一个瓢用来舀水喝,别人受不了这种清苦,颜子却不改变他以此为乐的生活情趣,孔子认为他贤德。
孟子说:“禹、后稷、颜回遵循着同样的道理。禹一想到天下间有人遭受水灾,就觉得仿佛是自己使他们遭受水灾似的;后稷一想到天下还有人挨饿,就觉得仿佛是自己使他们挨饿似的,所以才那样急迫地想要去拯救他们。禹、后稷和颜回假如互换处境,也都会这样做。假设现在有住在同一间屋子里的人打架,为了阻止他们,即使披散着头发就戴冠去阻止,也是可以的。如果乡邻当中有人打架,也披散着头发戴上冠去阻止,就显得太糊涂了;对这种事就算关门不管,也是可以的。”